北 京 大 数 据 研 究 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BIG DATA RESEARCH

大数据安全实验室

  大数据安全实验室科研队伍主要来自于2009年成立的网络与软件安全保障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向国家大数据战略和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需求,致力于大数据安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发。团队由吴中海教授牵头,主要研究人员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生、硕士生梯队组成。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博士生5人,硕士生15人。研究队伍平均年龄37岁,均获博士学位,并长期从事大数据与云安全、网络与系统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大数据安全实验室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安全理论、大数据平台安全、隐私保护技术、云存储安全、安全态势感知等。实验室的总体目标是为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对前沿性和前瞻性大数据安全领域的关键问题进行探索与创新研究,以促进和推动数据科学和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融合发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安全关键技术和可信服务,以满足国家和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大数据安全专业人才。实验室研究团队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防科技计划等国家与省部级重要项目30余项,与IBM、英特尔、微软、AWS、华为、腾讯、奇虎360、台达电子等企业合作研究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国际、国内发明专利30余个,登记软件著作权10余项。

公共安全大数据重点实验室

  北京公共安全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由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与北京市公安局合作共建。实验室以强化应对和处理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数据支持,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为目标,以社会公共安全极端案件、社会突发群体性事件、涉网突发安全事件、涉恐暴恐活动袭击的预测预警为手段,依托生物特征识别、监控视频分析、大数据情报、社交媒体数据分析等基础技术,围绕社会治安防控大数据感知探测、社会公共安全信息融合理解、海量多维安全数据关联分析、社会安全风险预测预警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工作,并与反恐、网安、技侦、刑侦、情报等业务应用紧密、结合实现学、研、产、用的协同创新发展。实验室由刘云淮研究员牵头,代表性项目包括新疆反恐大数据平台、江西省公安厅大数据平台等。

生物医学影像分析实验室

  生物医学影像分析实验室成立于2016 年,是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的跨学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旨在采用智能影像处理技术,对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临床疾病的预测、计算机辅助诊疗等相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内容包括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理论的研究、核心技术的研发,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目前,实验室主任由美国麻省总医院Gordon 医学影像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李全政教授担任。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的理论研究和算法设计,兼顾专科医学影像的图像处理技术,包括肿瘤病理图像人工智能分析,心血管胸主动脉CT、MRI 图像的三维分割和定量分析,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和OCT 图像的管壁重建以及斑块分析,大脑皮层以及不同分区的MRI 图像分割技术,肺部热结节X射线、CT 图像的定位检测与定量分析,肾脏病理图像的识别技术以及眼底照片、OCT 图像分割技术等多专科多模态多方向的医学影像处理技术。

  医学影像分析实验室力争成为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技术与临床科学等交叉领域国际领先的科研单位。同时,希望与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产业界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搭建医学影像分析学科的国际创新网络。

智慧城市大数据实验室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智慧城市大数据实验室,由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独家资助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建设,围绕智慧城市大数据领域,以智能交通、城市规划仿真决策、城市人群主体画像、环境监控、能源消耗优化等研究问题为目标,充分运用社交媒体、电信运营商、交通流量、气象信息、地理信息等,汇聚融合交通领域如出租车、专车、公交、地铁、共享单车,电信领域如运营商手机信令数据、金融领域如移动支付数据、刷卡购物数据等,重点开展“多源城市数据融合分析”、“城市级实时模拟仿真”、“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管理决策辅助”等前瞻性前沿核心技术的研究与突破,研发“全时空高维交通出行感知系统”、“城市就业与居住仿真决策支持系统”、“交通出行与城市规划仿真决策支持系统”、“交通控制与分流预案决策系统”、“城市居民标签画像系统”等示范应用系统,探索相关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机会,将智慧城市大数据实验室建成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智慧城市大数据前瞻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

金融大数据应用联合实验室

  金融大数据应用联合实验室由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与北京先进数通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共建,围绕银行精准营销、风险控制、决策支持、智能运维等领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市场为导向确立研究课题,形成适应金融行业应用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同时依托大学优势,在课题研究的进程中,培养为金融行业系统建设的专业人才。

阿斯利康健康医疗大数据实验室

  为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行业的产学研用协调发展,在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与阿斯利康共同努力下,共建“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阿斯利康健康医疗大数据实验室”。本实验室宗旨利用医疗大数据及大数据分析为患者、医生、政府提供科学证据的创新模式,共同探索研究机构与企业双方合作。

税银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税银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由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与深圳微众税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双方结合各自资源开展合作建模,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双方联合开发了基于纳税数据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模型以及基于纳税数据的企业贷后预警模型。同时,在基于企业税务数据分析行业发展景气指数,供应链金融数据应用以及大数据技术在税务风险稽查领域运用方面开展研究合作。

海洋环境大数据实验室

海洋环境大数据实验室由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山东深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中环国投环境信息工程研究院联合成立。实验室主要围绕海水浴场、海洋保护区、入海污染源、工厂化养殖、海洋重点功能区、海洋石油工程、海洋牧场、垂钓基地等方向,开展大数据采集、挖掘、分析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并进行相关成果的产业转化。

智能交互实验室

  智能交互实验室秉承“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面向主流大众用户, 重点开展基于多通道的自然人机交互理论与应用研究, 推动从人适应机器向机器适应人的技术跨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连续情感表示与识别、多通道交互、实时智能交互、探索式可视化分析以及物联网应用。

  实验室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与继承并重,应用需求驱动,在开展智能人机交互创新性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和开发,实现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的同时,注重合作研究与交流,广泛开展国内国际合作,与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交流关系,多次应邀到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地进行学术报告和交流。

  实验室现有中、高级研究人员16人,其中博士学位以上人员占60%以上,在国内外主流会议(ACM SIGGRAPH, ACM SIGCHI,IEEE RTSS等)和期刊(IEEE transaction on Multimedia, ACM Transaction on Graphics等)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对推动人机交互的创新研究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医养大数据实验室

医养大数据实验室于2017年4月17日在北京大学揭牌成立,由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轩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成立,研发养老大数据与智能化服务技术,促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实验室重点打造数字三河与智慧医养平台试点,通过大数据赋能中小企业转型,实现资产数字化、数字资产化。实验室由傅毅明博士负责。

体育大数据与区块链实验室

体育大数据与区块链实验室是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中视亮中、信达融创共同建立,其尊旨是推动大数据与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体育产业的深度结合,利用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促进体育事业转型升级,更好地为社会民众及体育界人士提供服务。

“体育大数据与区块链实验室”将围绕体育领域相关的赛事、训练、培训、产业、媒体传播及大健康等整个产业链,采集、存储、清洗、整理、挖掘、分析其中有价值的数据,为体育行业及大健康产业赋能、增效、提速,引导和促进体育消费,打造体育行业和大数据学术部门横向研究和交流平台。